3月22日,龍佰集團2024年度科技人才發展大會暨新材料產業發展論壇傳來振奮消息:由洛陽申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標的"流化床技術制備高品質金紅石型鈦白粉的工藝開發"項目正式簽約,合同金額達2703萬元。這一突破標志著我國鈦白粉行業百年技術瓶頸取得關鍵進展。
全球拋出"英雄帖" 百年工藝迎變革機遇
作為全球zui大的鈦白粉生產商,龍佰集團年產能達151萬噸,占據全球鈦白粉市場的制高點。然而,傳統硫酸法生產工藝中,回轉窯焙燒環節天然氣單耗長期高于230立方米/噸,成為制約行業綠色升級的痛點。此次發布的"揭榜掛帥"項目,正是瞄準這一百年技術難題,要求將天然氣消耗降至130立方米/噸以下,同時提升產品品質。
"三無"團隊逆襲行業巨頭 洛陽科創機制顯成效
令人矚目的是,成功揭榜的并非傳統科研院所,而是僅有30名員工的洛陽申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。這家"無院士、無博士、無國家重 點實驗室"的"三無"企業,憑借其母公司洛陽水泥工程設計研究院在流化床技術的深厚積淀,以及年輕團隊的創新活力脫穎而出。總經理代家聚坦言:"我們就像鈦白粉行業的'掃地僧',用扎實的技術功底贏得認可。"
龍佰集團研發副總裁陳建立(左)與洛陽申特總經理代家聚簽約儀式
五大感悟揭示創新真諦 頭部企業敞開合作胸懷
代家聚分享的中榜體會引發行業共鳴:
1. 機制創新打破"出身論" ---龍佰集團評價體系不以資歷論英雄,更看重技術方案的可行性;
2. 產業難題孕育萬億市場 --- 鈦白粉作為"工業味精",技術突破將輻射涂料、塑料等千億級下游產業;
3. 專精特新企業的春天--- 洛陽深厚的工業底蘊孕育大批隱形,亟待通過機制創新釋放潛能;
4. 科學家精神的當代詮釋 --- 30人團隊展現的攻堅韌勁,印證了"把論文寫在車間里"的價值導向;
5. 區域科創版圖重構 --- 洛陽有望依托工業基礎,培育出工業領域的"DeepSeek"式硬核科技力量。
政產學研協同創新 打造轉型樣板工程
此次簽約不僅是企業間的技術合作,更是洛陽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縮影。龍佰集團計劃將該項目打造為國家ji智能制造示范工程,預計投產后可使每噸鈦白粉生產成本降低超350元,每噸鈦白粉年減排二氧化碳近1100噸。。業內人士指出,這種"頭部企業出題、中小企業答題"的創新模式,正在重塑傳統制造業的創新生態。
當傳統產業遇上機制創新,當工業重鎮激活草根智慧,洛陽申特的突破為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。這場始于2703萬元的合作,或將書寫中國鈦白粉行業的新紀元。